庆州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——慈云寺

在甘肃省庆城县城西南角,有一座意韵隽永、极具魅力的古典建筑艺术,已成了街肆之中富有生机的”点睛”之笔。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慈云寺钟楼

慈云寺

巍峨的钟楼以其独特的阅历,婷婷玉立于如今高楼云集的丛林里,深沉地观望着这个城市的变化,吸引着无数游客登临观光。

铁钟,又称梵钟,原为慈云寺院报时集众敲打的法器,渊源于印度祗园精舍无常堂悬挂的颇梨钟,在我国自古即有制作,而大兴于北周时期。

关于慈云寺这口铁钟的来历、钟楼的建造,在庆阳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。

慈云寺

相传很久以前,在马莲河上游的川道里,住着一对同胞姐妹。姐姐喜欢穿一身黄衣裳,妹妹喜欢着一身黑衣。虽然二人衣着不同,但都长得貌妍如花,肤洁如玉,而且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音。

不论上山砍柴或下河挑水,那优美的歌声、动听的音符,时常飘荡在川原谷地,引逗得百鸟止鸣,众人驻足。不料,姐妹俩的才貌被当地官兵知晓,顿生歹意,立即派随从前去抓获。

姐妹二人不愿落人魔掌,即双双跳河自尽,化为两口大钟,姐姐为铜钟,妹妹为铁钟。

两钟顺河漂流而下,相撞之声好似在唱:”叮叮当当,叮叮当当,你去宁州,我落庆阳。”当两钟漂流到庆州古城南马莲河口时,铁钟就留在了庆阳,而铜钟继续南下,落在了宁县。

慈云寺

庆州知州见天赐巨钟,忙召集民夫修筑钟楼。钟楼修好后,楼台很高,偌大的铁钟一时无法运上楼台,.急得知州抓耳挠腮,日夜坐卧不宁。

突然,从巷道中过来一位须眉皆白的长者,知州彬彬有礼地向他求教,那长者叹息道:”唉!土都壅到脖子根的人了,我还能有啥法子。”话音刚落,飘然而逝。

知州惊愕过后,心有所悟。连忙指挥民夫挑土堆坡,用”土壅”的办法将庞然巨钟移上了楼台。

慈云寺

这个神奇的传说故事,虽然不具备史实,但却有文学的真实,是古老的庆州人民对大钟的钟情创作。

它原作为慈云寺的附属建筑,历经金、元、明、清、中华民国,直至社会主义新中国,在浑然不觉之间,一晃就是800多年。

在6个朝代、数百年的每一天的特定时辰里,从朦胧的拂晓到沉静的夜半,悠扬厚重的钟声,一波一波自庆城传播到40华里之外,震撼着牛群般的山山岭岭,摇曳着四面八方婆娑的树影。

不时传人深窑敝屋的百姓耳中,提醒、催促、鼓舞着庆阳人去面对生活中的艰辛,去追寻生活中的乐趣。他们随着钟声的喻示,让文化一代代延续着,让人们顽强奋斗着。

发布者:saigege,本文摘自网络,如涉及版权请告知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、交流之目的。

(0)
saigegesaigege
上一篇 2020年7月8日 17:12
下一篇 2020年7月8日 17:18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